1、“反向開票”可以開具哪些發票
【問題描述】
我們是資源回收企業,“反向開票”都可以開具什么發票?
【專家回復】
資源回收企業,如果屬于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反向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如果屬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或者選擇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反向開具普通發票,不得反向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政策詳情】
《關于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4 年第 5 號):
八、資源回收企業銷售報廢產品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的,可以反向開具普通發票,不得反向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的,可以反向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資源回收企業銷售報廢產品,增值稅計稅方法發生變更的,應當申請對“反向開票”的票種進行調整。
資源回收企業可以按規定抵扣反向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稅款。
2、技術開發免征增值稅政策是否需要備案
【問題描述】
現在做技術開發,享受免征增值稅政策還需要備案嗎?
【專家回復】
根據全國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3.0 版)附件 2《稅收優惠事項清單》規定,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申報享受稅收減免,無需報送資料。
即:提供上述服務享受優惠是不需要在稅務局備案了。
但是,對于該項優惠條件中的試點納稅人申請免征增值稅時,仍須持技術轉讓、開發的書面合同,到納稅人所在地省級科技主管部門進行認定。
【政策詳情】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財稅〔2016〕36 號印發):
一、下列項目免征增值稅
(二十六)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
1.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是指《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中“轉讓技術”、“研發服務”范圍內的業務活動。技術咨詢,是指就特定技術項目提供可行性論證、技術預測、專題技術調查、分析評價報告等業務活動。
與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是指轉讓方(或者受托方)根據技術轉讓或者開發合同的規定,為幫助受讓方(或者委托方)掌握所轉讓(或者委托開發)的技術,而提供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且這部分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的價款與技術轉讓或者技術開發的價款應當在同一張發票上開具。
2.備案程序。試點納稅人申請免征增值稅時,須持技術轉讓、開發的書面合同,到納稅人所在地省級科技主管部門進行認定,并持有關的書面合同和科技主管部門審核意見證明文件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查。
3、分期收款如何確定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問題描述】
銷售需要安裝的設備,約定分期收款。后來,還沒到收款期,我公司按對方要求提前開具了發票。我公司如何確定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專家回復】
發生應稅銷售行為,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也就是三者孰早。如果開具發票早于合同約定收款日期,應以開票時間作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政策詳情】
《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九條 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一)發生應稅銷售行為,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三十八條 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按銷售結算方式的不同,具體為:(三)采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無書面合同的或者書面合同沒有約定收款日期的,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1、上年購入但次年實際投入使用的設備應在哪一年適
用一次性扣除政策
【問題描述】
2018 年第 46 號公告關于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扣除政策規定,“以貨幣形式購入的固定資產,按發票開具時間確認為購進時間”,但下一條又說“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的次月一次性扣除”。那么,設備在 2023年購入并且取得發票,在 2024 年實際投入使用,這種情況應該在哪一年適用一次性扣除政策呢?
【專家回復】
根據《關于設備 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執行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8 年第 46 號)的規定,對于固定資產購進時點的確認: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除采取分期付款或賒銷方式購進外,按發票開具時間確認。對于扣除時間的確認:固定資產在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所屬年度一次性稅前扣除。《關于設備 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 號)執行至 2023 年 12 月 31日。《關于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 2023 年第 37 號)自 2024年 1 月 1 日起執行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因此,如果 2023 年 12 月以貨幣形式購進的設備并取得發票,但在次年投入使用。說明從時間上符合財稅〔2018〕54 號的規定,可以享受相應政策。但是具體扣除時間,按政策規定,應在 2024 年開始扣除。雖然在 2024 年扣除,但適用的不是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 2023 年第 37 號的規定,而是財稅〔2018〕54 號的規定。
【政策詳情】
《關于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 2023 年第 37 號):一、企業在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7 年 12 月 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 500 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 500萬元的,仍按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 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06 號)等相關規定執行。
2、法院判決文書是否可作為稅前扣除的合法憑證?
【問題描述】
我公司一項債權,因為對方單位無力償還,法院最終判決以一批固定資產抵給我公司。但是,對方單位不給我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我公司可依據法院判決文書作為稅前扣除的合法憑證嗎?
【專家回復】
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屬于增值稅應稅項目的,對方為已辦理稅務登記的增值稅納稅人,其支出以發票(包括按照規定由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對方為依法無需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或者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個人,其支出以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或者收款憑證及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因此,法院判決文書屬于合法有效憑證,但并不能替代發票。法院判決文書是明確訴訟當事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的文書,但并不能證明已經全部或部分履行了判決,付款方應將判決書、相應的交付證據和發票一起作為憑證入賬。
【政策詳情】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國家稅
務總局公告 2018 年第 28 號):
第九條 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屬于增值稅應稅項目(以下簡稱“應稅項目”)的,對方為已辦理稅務登記的增值稅納稅人,其支出以發票(包括按照規定由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對方為依法無需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或者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個人,其支出以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或者收款憑證及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收款憑證應載明收款單位名稱、個人姓名及身份證號、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信息。
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判斷標準是個人從事應稅項目經營業務的銷售額不超過增值稅相關政策規定的起征點。
稅務總局對應稅項目開具發票另有規定的,以規定的發票或者票據作為稅前扣除憑證。
第十四條 企業在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過程中,因對方注銷、撤銷、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被稅務機關認定為非正常戶等特殊原因無法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的,可憑以下資料證實支出真實性后,其支出允許稅前扣除:
(一)無法補開、換開發票、其他外部憑證原因的證明資料(包括工商注銷、機構撤銷、列入非正常經營戶、破產公告等證明資料);
(二)相關業務活動的合同或者協議;
(三)采用非現金方式支付的付款憑證;
(四)貨物運輸的證明資料;
(五)貨物入庫、出庫內部憑證;
(六)企業會計核算記錄以及其他資料。
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為必備資料